close

手把手教你自制腐殖土,方法簡單,種菜養花再也不用花錢買土了

 

很多種菜的朋友都習慣用自己堆肥或者是發酵的土進行種植,這樣的土不僅腐殖質和有機質多,還疏松透氣性好,重點是沒有什麼成本。

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如何制作腐殖土,今天我們重點說一下幾個細節,這樣做不僅分解快,營養成分也更多。

一、準備物料

1.落葉

這種材料是最常見,也是最容易收集的,尤其是秋天和冬天,不管什麼樹的落葉都是適合發酵腐殖土,比如:松針葉,楊樹葉等。

2.蔬菜葉

這屬于廚余垃圾,每天都會產生一些,新鮮的菜葉里面含有的氮含量很高,用它來發酵腐殖土,非常適合葉菜種植。

3.果皮

果皮里面含有的微量元素比較多,比如鉀,磷,氮等,平時收集一些,制作腐殖土,還可以去異味。

4.堅果殼

堅果殼含有鈣,磷,鉀都很多,比如瓜子殼,花生殼,板栗殼,這些物質不僅可以提供微量元素,還可以疏松土壤。

二、發酵物

1.em菌堆肥菌

em菌是專門用來堆肥的,它里面含有的有益菌非常多,比如:光合菌,酵母菌,乳酸菌,放線菌等十幾種有益菌。

而且用它來發酵速度會更快,溫度達到25-30度,一般15-30天就能發酵完成。

一般用量是20cm厚的物料,需要10g固體堆肥菌,干撒上去就可以了。土壤要在濕潤的狀態下,但不要有大量的水分。

2.紅糖酵素原液

紅糖酵素原液里面最多的就是酵母菌,所以發酵分解也非常快,夏天一個月左右也可以發酵完成,冬天要稍微長一點。

一般用量是1斤的紅糖酵素原液加入10斤水,直接噴灑在物料上面,一般這樣的濃度要發酵200斤的物料,可以根據準備物料的多少進行增減,這樣的發酵速度也會很快。

三、發酵方法

可以用桶或箱,也可以直接埋進土里,夏天多采用的方法是埋進土里,而冬天一般都會用發酵桶,尤其是北方,溫度低。

一般都會采用三明治式的發酵方法,先在發酵容器內加入10cm厚的土,再放入準備好的物料20cm,加入發酵物,依次往上,最后一層是土,如果有已經腐好的農家肥加一點進去會更好。

四、發酵的溫度

一般發酵溫度要保持在25—35度,這個溫度分解得會很快。

如果是在密封性比較好的容器里發酵,要定期進行翻土,或者晾土,把多余的水分蒸發掉。

五、單獨發酵樹葉或者菜葉

如果是單獨發酵樹葉或者是菜葉,物料是干的情況下,要在水里浸泡至少2小時以上,把物料浸泡柔軟,瀝干水分,在進行發酵。

建議用密封性很高的黑色袋子,像大型黑色垃圾袋就非常好,吸熱不透光。

每個星期要翻一遍,也可以再加入新的物料,加入新的物料要再加入一些發酵物,這樣分解更快。

以上這五點是我們正常用來制作腐殖土需要注意的細節,這樣發酵出來的土壤,營養成分更多,并且沒有什麼細菌和蟲卵。

一般在家里就可以制作,非常方便,如果喜歡養花種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,能節省不少成本,而且安全又環保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mit 的頭像
    emit

    emit的部落格

    em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