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因愛而生的蚯蚓農場 農廢循環推食農教育
 
▲蚯蚓能吃農業廢棄物,所排泄出來的蚓糞還能用來施肥,具有經濟價值,越來越多農民投入專業養殖。(記者許聿恭/攝影)
字級: 
A+
A-
 

 

作為生態指標的蚯蚓,不但可以吃農業廢棄物,所排泄出來的蚯蚓糞還能用來施肥,具有經濟價值。台灣有越來越多農民投入專業養殖,新北市金山區有一位農民王廷宏,過去他曾是啤酒廠副廠長,工作相當忙碌,因為不想錯過女兒成長,決定辭職養蚯蚓,歷經四次搬遷,農場一度被土石流沖毀,最後轉型推廣食農教育,走出自己的一條路。

這群來自都市的小學生,他們不是來體驗一般的採果,而是來觀察平常難得一見的生物,和蚯蚓近距離接觸,即使牠們不停蠕動,小朋友們一點也不害怕,反倒覺得很新鮮,農場主人王廷宏,希望帶給他們,一堂學校學不到的生命教育課,「牠是動物,不應該是你用粗暴的方式去對待,我們想要灌輸小朋友一個觀念,雖然牠不起眼,但是地球上缺了蚯蚓之後,會被枯樹葉給全部掩埋掉,蚯蚓才是最大宗,處理掉廢樹葉的一種方法。」
 




▲為了想多一點時間陪伴女兒,王廷宏辭掉啤酒廠副廠長的工作,專心投入蚯蚓養殖,並轉型做食農教育。(記者許聿恭/攝影)

會選擇到金山養蚯蚓,其實是源自於一份對家人的愛,十多年前,他在一家啤酒廠當副廠長,因為趕訂單,經常要加班,忙到幾乎沒時間陪伴剛出生的女兒,讓他有了離職念頭。

當時他正好在酒廠面試一個學妹,那名學妹正好在研究蚯蚓腸道裡的微生物,還告訴他,蚯蚓什麼都吃,於是王廷宏開始嘗試養蚯蚓,結果發現,蚯蚓不但可以吃酒渣,所產生的排泄物,還富含有機質,可以用來施肥,看好蚯蚓的經濟價值,王廷宏決定辭掉工作,專心投入蚯蚓養殖。

跟農民收集被甘藷蟻象咬過,不要的地瓜,刨成絲後,就成了蚯蚓的食物,雖然牠們能把農業廢棄物變黑金,卻也不是什麼都吃,王廷宏說,「我們會餵生鮮廢棄物,不要有含有油的,或是有鹽巴的,因為牠用皮膚呼吸,會受不了。」

想知道蚯蚓還能吃什麼,很有實驗精神的他,甚至把女兒用過的尿布,割開後翻出吸水層,給蚯蚓吃,蚯蚓竟然也吃。

這裡養的是歐洲紅蚯蚓,屬於商業養殖種,吃得快、長得快、消化得快,平時蚯蚓生活在塑膠箱子裡,鬆軟有如土壤的地方,都是蚯蚓糞,使用前還要先過篩,把蚯蚓、蚯蚓蛋,跟沒吃完的食物分開,出來的就是純糞便。


▲農場養殖的是歐洲紅蚯蚓,屬於商業養殖種,吃得快、長得快、消化得快。(記者許聿恭/攝影)

回想剛開始養蚯蚓時,王廷宏養了五百箱,慢慢從吃酒渣進化到吃廢棄菜葉,到最後居然收不到蚓糞,「裡面都是濕濕的、稠稠的東西,蚓糞是拿不出來的,所以養了很多蚯蚓,卻看不到糞,即使看到糞,糞也拿不出來。」

不知道原因,他傷透腦筋,只好上網找答案,剛開始他用蚯蚓的英文「earthworm」到影音平台上搜尋,但都侷限在歐美國家的影片,有一次他突發奇想,把蚯蚓翻譯成泰文、越南文、緬甸文,再到影音平台搜尋,就出現很多種東南亞國家的養法,「我們的氣候比較偏東南亞,比較炎熱,養法不同、吃法不同,飼料處理也不同。」

參考影片,調整養殖方式,把濕度降低,終於在一年後,成功收到一袋二十公斤重的蚯蚓糞,除了把它們做成商品銷售,王廷宏也拿來當做雞舍的墊床,「因為裡面有兩千多種微生物,它有消臭的效果,當雞的糞便掉下來時,就會被蚯蚓糞裡面的微生物分解掉,味道會少很多,在農場也看不太到蒼蠅,雞蛋吃起來,也比較不會有腥味。」


▲蚯蚓糞也能拿來當成雞舍的墊床,微生物可以分解雞糞,具有消臭的作用。(記者許聿恭/攝影)

賣雞蛋增加收入,其實轉行務農以來,王廷宏陷入不少困境,農場歷經四度搬遷,搬到山上的第三個場時,養殖規模最大,4、50萬隻蚯蚓,月產20公噸蚓糞,但礙於法規限制,無法當成肥料銷售,偏偏那時又碰到颱風侵襲,土石流淹沒網室,蚯蚓在一夕之間全軍覆沒。

農場損失慘重,創業資金已經燒光,跟親友借錢也借到不好意思,他只能把房子拿去抵押貸款,有了這次的慘痛教訓,王廷宏把農場搬到平地,縮小養殖規模,卻還是逃不過淹水的命運,只好再度搬遷。

第五個場的設計,王廷宏以食農教育為主,接學校或一些團體等,推廣蚯蚓養殖,還用蚓糞施肥,在戶外園區種了三百種植物,其中包含薄荷葉、七葉蘭、奧勒岡等香草植物,讓遊客在摸了聞了之後,能加深記憶力。

為了實現蚯蚓養殖夢,王廷宏付出不少代價,雖然幾度想要放棄,最後還是撐了過去,轉型做食農教育,逐漸走出自己的一條路,多了跟家人相處的時光,再多的磨難也甘之如飴。(記者盧映利、許聿恭/專題報導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mit 的頭像
    emit

    emit的部落格

    em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