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關於高股息投資的正確理解:Part 1,人活得好好的,為什麼會喜歡配息?
在經典著作《投資金律》裡面,提到一組投資選擇:
1. 每年穩定獲利3%。
2. 每年丟銅板,正面獲利30%,反面虧損10%。
第一個選擇幾乎人人都能理解,第二個選擇很多人不太懂,接受度的話,第一個高很多,所以要你把錢拿去定存,你不會有什麼心理壓力,但要你把錢拿去買股票,你會忐忑不安。
這種把錢投資在某個地方,獲得 #持續性收入 的安心感,讓人更能接受高股息的股票、儲蓄險等等很類似的理財工具,但未必會留意到不同工具有不同風險,例如高股息的股票可能漲跌波動也很劇烈,不像定存的本金是不會虧損的,又例如儲蓄險買了之後,太早解約可能損失的程度比股災腰斬還要嚴重很多。
總之,能持續領到錢,對很多人來講,就代表著安心。
我投資200元進去,一年能領到12元的配息,很安心!
我投資200元進去,每個月都能領到1元的配息,更安心!
我投資200元進去,價格一下子180、一下子240,幹!好可怕!
對很多人來說,200元的股票買個10,000股,漲到240的時候賣個1,000股,一樣能領到一開始本金6%的收入,然後總資產從200萬元成長為240萬元,多賺到28萬元,是很可怕的事情。
所以照顧到情感,投資高股息股票,能讓投資人安心,也沒什麼不好,尤其對於兩群人來說,高股息投資的確是可以考慮的選項:
1. 高資產人士:如果你有一億元,想每年領400萬元來用,你真的不必承擔什麼風險,把錢全部拿去買美國公債就好了。
2. 退休人士:你的確需要每個月的生活費,而且又沒有主業收入,那麼投資高股息股票領配息,稅務負擔也沒有上班族來得那麼高,相當於養一個「股兒子」來孝養自己。
但如果你是小資族,卻投資高股息股票,那結果可能會不太理想。為什麼呢?
1. 成長性低:一家公司賺了100元,有90元配發給股東,這家公司就很容易高股息。但現在高成長的台積電,2024年資本支出估計要280億美元,你說能發多少股息呢?
2. 被動停利:如果你投資的是一個長期穩定成長的資產,那麼你持有越久,報酬就越高。但這時候配息給你,而且配很多,你其實是被迫一直賣掉將來會有很大成長空間的資產,這麼一來你的資產將沒辦法享受到長時間的複利帶來的成長威力。當然,你可以領到配息,再投資進去,但你領到的配息要繳稅,稅率可能有28%,而且大多數的人領到配息會爽爽拿去花掉,而不是再投資進去。
配息有沒有再投資,差異有多大呢?2003年1月2日,加權指數4,525點,現在加權指數19,928,看起來很不錯對吧?如果領到配息有再投資,現在的「加權報酬指數」已經高達42,977了!
台股長期的年化報酬率超過10%,但大多數人都沒賺到這個績效。
那退休族投資高股息,總可以了吧?回顧歷史,最老牌的0056,在2011年每股配2.2元,2012年每股配1.3元,2013年每股配0.85元。你想在退休後,被高股息ETF強迫「減薪」嗎?你可能會覺得不會,這是特例,但ETF有跟你保證配多少嗎?一下子一個月領22K,一下子變成只剩8.5K,你以為的安心,會變成極大的恐懼。
#結論:投資高股息的喜好,其實不是理性的選擇,而是感性的偏好。
這種選擇沒有不對,但是要知道自己承擔什麼風險,以及如何去做好防範措施,例如股息收入可能會有比股價還要更大的波動,即便比較新的00878最近10次配息,範圍也是0.28元到0.40元之間變動,那你知道這種股息收入的不穩定,是不是手上要準備多一點現金?知道問題,就能找到相對應的解決之道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irefly88/posts/pfbid02u47FwnSZXDurLAExnSuXsKgxvf8SCHnAq5ygMNHjq3te3CgMNUHpfuifULkyKJd3l
Part 2,我會分享對一般上班族來說,如果已經知道自己因為稅率很高根本不想領配息,最好的投資工具是什麼?
Part 3,我會分享如果你還是想領配息當成退休後的生活費來源,但更希望配息可以越來越多而不是很不穩定,最好的投資工具是什麼?
關於高股息投資的正確理解:Part 2,稅率很高,根本不想領配息,該怎麼辦?
此外,每一筆股利入帳只要超過兩萬元,就要繳 #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2.11%,所以假設你一次領到五萬元股利,你要繳1,055元的保費。這就是為什麼投資高股息標的,如果能月領更好,因為一年五萬,分散到12個月,每個月四千多,就沒有補充保費的問題了。但,每一次領股利,你也都還要自己付10元的郵/匯費,你一年就要多花110元,省了大筆的,多了小筆的。
我認為最適合大多數人的投資工具,就是0050/006208,任選一個,當然不是沒有差異,只是小到我覺得可以先不管,在此就不討論。但是投資了0050,領到很多配息,要繳稅、保費,而且為了長期累積資產,讓投資可以複利成長,還得額外下單、付手續費,把領到的股利 #再投資 進去,也很麻煩。
從2019年6月10日,這個 #連結基金 成立以來,台灣50指數的績效是96.7%,而基金則有130.7%,差異就是股息與再投資。
如果你是買0050,領到配息可能會花掉,或是你得繳股息稅、保費,以及再投資也要手續費,你幾乎不太可能拿到130.7%的報酬。但連結基金可以。
所以,想要領息的人,當然可以領得很開心,甚至找高息、月配的ETF來投資。而這篇文章,是讓不想要領息的人,有一個工具可以用。
不過對於小資族來說,可能收入根本就低到不用繳所得稅,累積的資產也沒有多到要擔心補充保費的問題,那還需不需要使用不配息版本的連結基金呢?
我的建議是:如果你是那種領到配息就會不小心花掉的人,那麼還是讓連結基金幫你再投資吧!這樣你的資產才會複利成長。能透過適當的工具,幫助你走在對的路上,就好好善用工具吧!
那麼連結基金有沒有缺點呢?有!例如寫文的當下,這個基金持有2.3%的現金,主要是因應基金申購贖回等營運需求,所以不是100%投資到0050去,長期下來會跟0050有點誤差。但這個誤差的幅度不大,比起領到配息要繳稅、領到股息就花掉所造成的偏差相比,連結基金的利大於弊,還是很適合大多數人使用。
註:金管會規定,基金投資於經理公司所經理之基金時,不得收取經理費,故無經理費雙重收費之疑慮。
延伸閱讀:關於高股息投資的正確理解 Part 1,人活得好好的,為什麼會喜歡配息?
待續:Part 3,我會分享如果你還是想領配息當成退休後的生活費來源,但更希望配息可以越來越多而不是很不穩定,最好的投資工具是什麼?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irefly88/posts/pfbid02hHmGBWrh52frXsPiF9P9jXigVE9EXR9ozgKjVBbN5b6bkkLAfhyaAA1poYoACaGml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?fbid=10161486137619375&set=a.386340074374
關於高股息投資的正確理解:Part 3,如何領到穩定且持續成長的配息?
簡單來說,我能不能前年領100元,去年領110元,今年領125元,明年應該也至少能領130元?也就是當我想要領股息當生活費,其實高殖利率不會是我想追求的,除非本金就是很少,只能冒險追求高但是不保證也不穩定的殖利率,不然我寧可殖利率普通就好,但是領到的配息是持續成長的。
也就是這兩種情況,我追求第二種:
1. 投資100元,每年收到5.6、7.8、3.4、4.8、3.7元的配息。
2. 投資100元,每年收到2.3、2.5、2.7、3.2、3.5元的配息。
可能有人覺得為什麼不選配息比較多的?但一下子多、一下子少的配息,只是用來當成娛樂支出,那倒是還好,如果是當成生活支出,那日子會很難過,而且如果又遇到通膨,會更痛苦。
這就是台股市場上相對不熟悉的「#股息連續成長」概念,但美股市場這個概念卻是常識,簡單說幾家公司,大家也都一定聽過,寶僑(P&G)股息連續成長70年、3M股息連續成長65年、嬌生(J&J)股息連續成長61年,連微軟股息連續成長都已經18年了。
那麼台灣呢?我所查到最久的是大台北瓦斯(9908),股息連續成長16年,連微軟這種科技股都比較久!
這種股票,以前在美國稱為 #孤兒寡母股(Widow and Orphan stocks),也就是美國大兵在戰場陣亡後,領到一大筆撫卹,孤兒寡母就把錢投資在這些公司,然後靠配息當生活費,這些公司每年都會配息,不曾中斷,不只如此,配息還會逐年成長,才能讓孤兒寡母安心過日。
過去這種公司不是鐵路股,就是公用事業類股,也就是水、電、瓦斯等公司,股價也很平穩,不太受景氣循環影響。但後來越來越多民生類股,像是寶僑、嬌生、亞培等等,而現在則有更多成熟的科技股,包括微軟、蘋果以及Visa、Master等信用卡公司。
附圖就是這種概念的ETF,美股代號是 #VIG,可以看到每年配發的股息逐年成長,過去18年只有2年有一點點下滑(紅色)。
說實在的,#殖利率 並不好看,以當下來看只有1.8%而已,也就是你得要投資2000萬元,每年才能領到36萬的配息,讓你月領3萬。
但我們來看另一個數據,過去五年的 #股息成長率 每年平均為9%,也就是你在2019年的時候月領2.134萬元,到了2023年已經可以月領3.208萬元。你工作的時候,可能薪水20年也沒漲多少,但是退休之後,你的被動收入卻是每年加薪9%,這難道不開心嗎?
有沒有發現,VIG的股息成長率大約是9%,年化報酬率也大概是9%,也就是長期而言股價和配息幾乎是平行穩定成長,但殖利率也就幾乎固定在1.8%左右而已。很低我知道,但成長率很漂亮啊!
我可以理解,如果你只有1000萬元,想靠配息過日子,只能追求8%的高股息,每年領80萬,差不多月領6.7萬元,但你領到的股利很不穩定,忽高忽低。
但如果你有2000萬元,我會比較建議你用VIG這種股息成長的概念,雖然殖利率看起來很低,但好處是你領到的股利一次比一次多,而且資產本身也還在成長,不必擔心自己活超過120歲、甚至200歲,會不會就沒錢用了?
所以這是最好的工具嗎?如果你就是只想領配息的話,是!例如你現在直接持有美國公債也不差,可能有4.5%左右的殖利率,但問題是殖利率已經固定,你每年領的錢不會成長上去。
但如果你也能接受賣掉一部分資產來提領生活費,那麼我不認為退休後一定要轉為這種領息工具,繼續用股債配置即可,例如60%的股票ETF、40%的債券ETF,領一些配息來用,不夠的話還可以賣掉一些ETF也能拿到錢。股災來的時候,股票跌很兇,但債券可能因為降息而上漲,那就賣債券。經濟成長的時候,股票漲很兇,那就賣股票。
這系列就先到這裡了,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發問,任何問題都可以。Part 1和Part 2我放留言區,請自行取用。
如果想知道更多,就去看我在知識衛星的線上課程吧!12個小時,非常高密度的內容,你可以對理財和投資有非常完整的學習。

全站熱搜